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找学校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收获了一季小麦后的中原大地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收获了一季小麦后的中原大地上,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收获了一季小麦后的中原大地上,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的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片土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那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人类文明史上,好多闪现过文明耀眼光辉的同时又被人类自身推向一次次浩劫的土地,即便没有变成一片黄沙,也早在过重的负载下苟延残喘。
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接,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令人感到安心的景象。
如今是全球化城市化的时代,在我们国家,数亿农民耕作的田野,吃力地供养着越来越庞大的城市。农业,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论述中,是GDP统计中效益最低、越来越不被人看好的一个产业。在那些高端的论坛上,在专家们演示的电子图表中,农业便是那根最短的数据柱,是那根爬升最乏力的曲线。问题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又不能直接消费那些爬升最快的曲线,不能早餐吃风险投资,中餐吃对冲基金,而晚间配上红酒的大餐也不能直接是房地产。那些能将经济高度虚拟化以赚取海量金钱的聪明人,那些能把人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制造为一种巨大社会需求的聪明人,他们身体最基本的需求依然来自土地。他们几十年生命循环的基础和一个农民一样,依然是那些来自大地的最基本的元素。他们并没有进化得可以直接进食指数、期货、汇率,但他们好像一心要让人们忘记大地——这个世界一直有一种强大的声音在试图告诉人们,重要的不是大地,重要的不是大地哺育人类的那些根本的东西。
一个叫利奥波德的美国人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质疑过这种现象,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只发展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观念,一种人与财富关系的伦理观念。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伦理观。
伦理关乎全人类。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一切社会规则以全体人类利益为考量的世界上。现在有一种价值体系,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资源。人是资源,土地也是资源,都可以用来创造经济效益。而当土地成为资源时,在其上种植庄稼,显然不如在其上盖工厂或商贸中心。这个体系运行的前提就是,弱小的族群、古老的生活方式需要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农业需要作出牺牲,土地产出的一切,农民胼手胝足所生产出的一切,都是廉价的,因为有人说这没有“技术含量”——几千年才培育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农作物没有技术含量!积累了几千年的耕作技术没有技术含量!只因为古人没有为一个公司的利益去注册专利。玉米、土豆在几百年前从美洲的印第安人那里传入了欧洲与亚洲,但墨西哥的农民至今还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背井离乡,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贫民窟,只为了从不得温饱的土地上挣脱出来,到城市里去从事最低贱的工作。我曾经走在墨西哥那片被干旱折磨的原野上,在一株仙人掌巨大的阴凉下黯然神伤。我想起一本描述拉丁美洲如何被作为一种资源被跨国资本无情掠夺的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如果书名可以视为一种现实的描述,那么,当时在我眼前的墨西哥原野的确已经流尽了鲜血。当时眼前的地形地貌,让我想起胡安.鲁尔福的描写乡村破败的小说《教母坡》中的描述:“我每年都在我那块地上种玉米,收点玉米棒子,还种点儿菜豆。”但是,风正在刮走那些地里的泥土,雨水也正冲刷着那些土地里的最后一点肥力。(节选自阿来《大地的语言》,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原的广袤大地是世界上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也是唯一曾经被各种农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B.中国数亿农民耕作于田野,但是在供养城市方面却表现出吃力,作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城市发展太快及社会对农业的忽视。
C.在作者看来,一个人再富有,其最基本的需求也离不开土地,因此创造更多的财富没有实际意义。
D.有的人认为农业“没有技术含量”,但在作者看来,经过几千年成长的农业,不可能没有技术含量。
E.在墨西哥时,面对干旱的原野的地形地貌,作者联想到墨西哥农民的悲惨境遇,并因此而黯然神伤。
(2)如何理解文中“这个世界一直有一种强大的声音在试图告诉人们,重要的不是大地,重要的不是大地哺育人类的那些根本的东西”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段画线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认识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现在有一种价值体系,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资源。”如何理解其中“资源”一词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或思考,谈谈你对这种资源观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E
(2)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由来已久,甚嚣尘上。相当多的人过于看重经济效益的获得,没有认识到(忽略了)人类的生存生活对大地及其出产之物有最基本的依赖。(意对即可)
(3)揭示了土地被掠夺和农业陷入困境的现实,表达了对土地和农业现状的不满和担忧。(意对即可)
(4)“资源”,是指具有经济效益的事物,其价值的高低由其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的高低来体现。在这种价值体系下,事物的发展以经济效益的获得为目标,这就必然导致一切向钱看,导致世界日趋物质化、功利化。因此,这种资源观是有害于人的发展、有碍于人类进步的谬谈。受这种认识的影响,人或者逐渐沦为赚钱的工具,或者最终成为经济动物,也就不会再去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会再寻找心灵的家园了。同时,由于将一切都看成“资源”,效益至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逐渐淡漠甚至荡然无存,就像守财奴老葛朗台的生活一样。也就是说,这种观念必然造成一种恶果:本来是要为人所用的资源却扼杀了人。(言之有理即可)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