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
二、1、pān yè yì
mǐn chèn zú
2、(1)属于
(2)不曾
(3)完成
(4)对……感到诧异
(5)消失
(6)胜过、超过
(7)通“攀”,牵、引
(8)相当
(9)以……为有利可图
3、C(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努力成才之间的关系)
三、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课文研读
四、1.因方仲永的悲剧而“伤”。
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
“伤”社会上如方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
“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骛的不良心态。
2、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
把方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致使其荒废学业,
不能使他的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3、“世隶耕”说明方仲永的出身既非书香门第,
又非官宦世家,显出其绝无诗礼的熏陶。
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
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4、“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5、示例: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
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付出辛勤汗水的人,
才会有丰盈的收获。
五、1、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
2、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3、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4、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课外延伸
六、1、江革年幼聪慧,
很小就显示出才华,
六岁就会写文章了。
2、(1)兄弟自相训勖,
读书精力不倦。
敝絮单席,而耽学不倦。
(2)举高第。齐中书郎王融、
吏部谢脁雅相钦重。
(3)九岁父艰;少孤贫;
十六丧母;敝絮单席。
3、提示:明白了“一分辛劳一分才”的道理。
附译文:江革很小时候就很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