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五岁那年,父亲见他智力还好,便把他送到附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五岁那年,父亲见他智力还好,便把他送到附近的一所学校。   
  ②由于语言发育很迟缓,表达能力很差,再加上总愿意独自慢慢思考,因此,当老师提问时,他反应总是很迟钝,就像没听见一样,老师很生气,总是狠狠地喝道:   
  ③“爱因斯坦,出去!”   
  ④他只好默默地走出去,在走廊里一站就是两小时。老师时常在背后说他笨,什么功课都跟不上。   
  ⑤其实这不怪阿尔伯特,他并不笨,只是他喜欢思索,不能立即回答出来;而老师只求现成的答案,并不要求他的学生独立思考。   
  ⑥十岁那年,爱因斯坦进了中学。这时正是普鲁士军国主义在德国泛滥的时期,军国主义充斥着校园。许多孩子羡慕挎着马刀、骑着战马的军人,呼喊着狂热的口号。   
  ⑦生性羞怯的阿尔伯特对这些格外反感。每当他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怡然自得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让这些人长脑袋是多余的,只给他一根脊梁就够了。小小年经,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了。     
  ⑧在这期间,使少年爱因斯坦头脑大放异彩的,不仅有他自身的力量,还有一种外来的因素。
  ⑨他家每逢星期五总是邀请在慕尼黑求学的犹太学生吃晚饭。这是犹太人帮助犹太人的一种慈善活动。有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是这个家的常客。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十二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
  ⑩大学生和他谈起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深奥的物理学、数学知识,他的小朋友总是那样专心地听着。少年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表现出不可遏止的热情。饭后的时间不多,可常常被这个小孩的提问占去了。
1.根据选文根据少年爱因斯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第⑧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阿尔伯特并不是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老师时常在背后说他笨,什么功课都跟不上”。可他却能如醉如痴地读着深厚难懂的数学书。下面这则消息的主人公却对自己书包里的“大书”丝毫不感兴趣。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些大书的学习者,你怎样看待学习与兴趣的关系?请结合学习实际谈一谈。
  北京市某小学的四年级学生陈宇打开他的书包,向笔者展示他的两种英语教材:一本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程》(第一级),也就是公共英语考试教材(简称PETS)。陈宇告诉笔者在学校里老师教新课标英语,但除此之外,他们班上有30多个同学由老师组织报名参加了公共英语培训班。他告诉我们,他一点都不喜欢公共英语这本“大书”。 (消息来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表达能力差,喜欢独自思考,是一个暴力制度的反对者,勤学好问。
2.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一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见到小阿尔伯特,就断定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果然,小阿尔伯特对大学生所教的物理学表现了不可遏止的热情。
4.“略”。(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