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找学校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10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①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⑤。
(选自《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纵步:放开脚步,这里指散步。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⑤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 ( ) (2)盖竹柏影也 ( )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 ) (4)虽兵阵相接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
小题3: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所记都是一次散步。你能说说作者在两文中透露的心境有什么共同之处吗?(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睡,睡觉 (2)原来,原来是 (3) 曾经 (4) 即使
小题2:(1)(2分)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但”,“耳”译错,每个扣1分)
(2)(2分) 看到松风亭还(仍然)在树梢(树林的远处、树林的高处、树木的末端\顶端),心想(心说)怎样才能赶到(到得了)?(“尚”、“意谓” 译错, 每个扣1分)
小题3:两文都透露出作者随缘自适(随遇而安\悠闲自在)(1分)、自我排遣(旷达乐观\豁达洒脱)(1分)的特殊心境。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较为简单,虽然有课外词语的考查,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尝”与“虽”这两个字的意思其实在课内文言文中已经接触过多次,只要细心分析,不难做对。做此类题,关键是平常的积累,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对重点常用字词的解释和用法要掌握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句子1翻译时只要注意“但”和“耳”两个字的解释即可,句子2翻译时特别是要注意“尚”和“意谓”两词的解释,同时要注意这是一个问句,在译句中必须体现出来。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关注每一个词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
小题3: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首先要注意问的是“共同之处”,只要分析出两篇文章在表达作者情感态度上的共同之处即可。而分析作者情感态度必须与文章内容与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结合起来,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即注释不难分析出。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