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找学校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弗之怠 (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3)会有土寇( )
(4)州官使试于一村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小题3: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停顿。(2分)
(1)以 是 人 多 以 书 假 余
(2)自 谓 可 使 千 里 成 沃 壤
小题4:甲文中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小题5:【甲】【乙】两文分别叙述了宋濂和刘羽冲的读书情形,你认为侧重点有何不同?并从他们读书的经验教训中,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代词,指抄书,笔录这件事 (2)借 (3)适逢,正赶上 (4)派,让
小题2:(1)(我)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小题3:(1)以 是 / 人 多 以 书 假 余 (1分)(2)自 谓 / 可 使 千 里 成 沃 壤
小题4:嗜学 家贫
小题5:甲文侧重叙述宋濂幼时酷爱读书,勤奋刻苦;(1分)乙文侧重叙述刘羽冲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1分)启示:(示例)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来。
小题1:
试题分析:“弗之怠”中“之”是代词,指抄书,笔录这件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假”就是借的意思。“会有土寇”中“会”是适逢,正赶上的意思。“州官使试于一村”中“使”是派,让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以、假、余、千里、沃、壤”,“不得”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我)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小题3:
试题分析: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方法是:有主语,把主语划开来;没有主语,谓语与宾语之间须划开来;如果看不出主语谓语宾语,那么以介词开头就把介词划开;一个句子介词在中间,那么在介词前面划开来。所以,本题的划分是这样的:(1)以 是 / 人 多 以 书 假 余 (1分)(2)自 谓 / 可 使 千 里 成 沃壤。
小题4:
试题分析:用原文回答问题,做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本题,在完成阅读后,可以归纳出甲文中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嗜学”和“家贫”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这可以从甲文中第一句“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可以得出。
小题5: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分析要求,确定筛选信息的标准和方向,然后采取方法,确定。【甲】【乙】两文分别叙述了宋濂和刘羽冲的读书情形,侧重点不同表现在:甲文侧重叙述宋濂幼时酷爱读书,勤奋刻苦;乙文侧重叙述刘羽冲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从这两个故事的不同点,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来。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