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本册教材中唯一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虽然是自读课文,但孩子毕竟认识浅薄,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就会迷失学习的方向。于是,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文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自读自悟。1.“拦路虎”本来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在本文中,“拦路虎”指什么?2.学习中如果遇到“拦路虎”绕着走,结果会怎样?3.如果遇到“拦路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4.分别用文中的话来概括第三、四自然段的大意。任务布置好了,学生都投入了快乐、轻松的自学中,一开始,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自学,一会儿,他们就转入了与同桌、小组同学的交流共享中,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中,我知道这些问题都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果然,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有意请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来回答,结果,他们也是回答得头头是道,适时的激励评价让孩子们学得更有自信了。四个问题交流完,课文内容基本上就理解了,最后,我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些同学习惯于概括主要内容时找人物(本文是说明文,没有人物),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概括,我让学生紧扣文章题目来概括,学生很快找着了门道,效果也不错。 有一点我还是感到很自豪的,我们班的孩子平时就养成了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他们每个人的手头都有一本《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在预习一篇新的课文时,孩子们都会拿出字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一些学习自觉的孩子还会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旁边放一本字典来及时解决阅读中的生字障碍。所以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孩子们都是有感而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