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围绕“但愿人长久”这一关键词,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苏轼创作《水调歌头》这首词的经过。文章以苏轼的情感变化“心绪不宁——埋怨——宽慰”为点贯穿文章始终。这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课上我们全班共同探究。先找出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等,再结合词句体会情感变化的原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学生读完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感受到他内心思念亲人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探究表达情感的词句。从“皓月当空,月圆人不圆”“家家户户欢度中秋,触景生情。”“手足情深,分别已久”三个方面,理解苏轼“心绪不宁”的原因,从而体会苏轼内心的惆怅和伤感。由此联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恰恰表达苏轼当时的情感。在教学“形影不离”一词时,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解释这个词的语句,即“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随后,又让学生进行了联想:“他们在一起还会干些什么呢?”学生浮想联翩,有的说:“他们俩一起帮爸爸妈妈干活,砍柴、挑水……”,有的说:“他们俩一起唱歌,一起写诗。”有的说:“他们还一起去登山游玩。”等等。学生的联想一方面加深了对词意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手足情深。 第四自然段教学时,苏轼的情感由思念变为埋怨,教学时主要抓住了文中的反问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读等多种形式体验他当时复杂的内心体验。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抓住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进行了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 最后两小节,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宽慰的内心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