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是一篇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他们讲出课文蕴含的道理难度很大,所以我觉得在教学时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勾践为什么要去当奴仆?换了是你,你受得了这样的屈辱吗?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万般无奈”,请同学们想想勾践为什么不和吴国打下去,而要选择求和,孩子们经过讨论,明白了现在敌强我弱,如果打下去,那是鸡蛋和石头碰,只会国破家亡,所以求和是救国的唯一出路。接着我让学生扮演谋士,劝说吴王灭掉越国。孩子们真的像电视里足智多谋的谋士向大王进言,有的说:“大王,越国现在不堪一击,只要我们继续发动进攻,一定能一举拿下越国,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有点说:“大王,你现在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无疑是养虎为患,说不定哪一天越国强大了,就会来攻打我们的国家,我们一定要现在就灭掉越国,免除后患。”经过这样的分析,孩子们就能体会勾践为什么要忍受这样的屈辱了。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比较越王在吴国和越国天差地别的生活,孩子们对勾践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纷纷称赞他是个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英雄。 我在课尾又设计了这样的写话训练:越王勾践发奋图强,终于灭掉了吴王,你想怎么夸一夸他?面对吴王夫差,你想怎么教育他呢?孩子们说道:“越王勾践,您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忍辱负重,不忘报仇雪恨,终于打败了吴王,你发奋图强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吴王,此时的你肯定是后悔莫及吧,要是你当时听了大臣们的话,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的下场。告诉你,多听听别人的劝告会对你有帮助的!”……听着学生的回答,我不禁感叹: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师真的没有必要直白地进行说教,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不是更好吗? |